91成人抖音APP草莓采摘園
電話:185-8013-0420
手機:173-5316-7669
座機:023-41638166
聯係人:徐老師
地址:重慶市璧山區壁城街道四麵山村
要提高草莓的產量和質量,需從品種選擇、育苗技術、栽培管理、病蟲害防治等多方麵綜合施策。以下是基於新研究和實踐總結的關鍵技術要點:
一、優選品種與脫毒壯苗
選擇適應性強的品種
根據氣候和栽培模式選擇抗病、耐低溫、果實整齊的品種,如溫室推薦紅顏、章姬,露地可選寧玉、佐賀清香等。避免單一品種種植,建議主栽1-2個品種,搭配2-3個授粉品種以減少畸形果。
脫毒苗優勢:脫毒苗可提高產量30%,減少病毒病,延長采收期20天。標準為根莖粗≥0.6cm、須根≥6條,炭疽病發生率≤1%。
科學育苗
母株選擇健壯無病苗,匍匐莖繁殖時控製子苗密度(1㎡≤70株),定期摘除老葉和多餘匍匐莖,促進花芽分化。
育苗期噴施磷酸二氫鉀和細胞分裂素,培育根係發達、4-6片真葉的壯苗。
二、土壤與定植管理
土壤改良與消毒
定植前深翻土壤,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-5000kg+複合肥50kg,配合辛硫磷或枯草芽孢杆菌消毒,減少土傳病害。
避免連作,建議與水稻輪作或高溫悶棚40天。
合理定植
密度:溫室畝栽8000-10000株(行距25-30cm,株距15-20cm),露地6000-8000株。
深度:“深不埋心,淺不露根”,弓背朝外以利花序生長,定植後澆透水並覆蓋地膜保溫保濕。
三、準確肥水與溫控
分階段施肥
基肥為主:有機肥+磷鉀肥(如過磷酸鈣50kg/畝)。
追肥關鍵期:現蕾期噴0.2%磷酸二氫鉀,結果期增施高鉀肥,避免偏施氮肥導致徒長。
水分與溫濕度調控
濕度:花期保持60%-70%,采用滴灌或黑膜覆蓋防澇。
溫度:現蕾期25-28℃,花期23-25℃,夜間不低於5℃;高溫時通風,低溫采用“三膜覆蓋”(地膜+大棚+小拱棚)。
四、植株調整與授粉優化
疏花疏果與老葉管理
每株保留10-12片功能葉,摘除老葉、病葉;每花序留3-4級花蕾,疏除畸形果和小果,單株留果20個左右。
輔助授粉
大棚內每半畝放蜂1箱,或上午10點至下午3點人工授粉,減少畸形果率。
五、病蟲害綠色防控
預防為主
輪作、土壤消毒、選用抗病品種(如章姬抗灰黴病)。
定期噴施枯草芽孢杆菌或氨基寡糖素增強抗性。
針對性防治
灰黴病:噴50%速克靈800倍液;白粉病:用15%粉鏽寧1500倍液。
蚜蟲/紅蜘蛛:懸掛黃板或噴施吡蟲啉、阿維菌素,采收前20天停用農藥。
總結
提高草莓產量和品質的核心在於“壯苗+精準管理”:脫毒苗保障基礎,合理密植與肥水調控是關鍵,輔以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科學采收。結合智能溫控(如物聯網監測)和資源化技術(如磷回收),可進一步提升效益。